都说青春是用来挥霍的-心情随笔
1978年9月,他穿着母亲纳的千层底,背着父亲的嘱托,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抱负走进了那所在梦里出现无数次的县级高完中。
他,是我的父亲,一个在文革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少年。他没有享受过父辈曾经拥有的地主阶级的待遇,也没有书香门第的美誉,有的只是一个十六岁少年对于未来的勇敢追求。
这是一所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高中,坐落在巍峨的天台山脚下的小山沟里,旁边还有文革时批孔留下的破败不堪的孔庙。深秋的402教室没有阳光的照射,完全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连老师都不愿意到这守自习。也许是设计师独具匠心,要让莘莘学子感受到现实条件的恶劣,以此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教学楼坐东朝西,完全偏离了中国房屋的设计原则。父亲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中苦读了两年,最终因日渐衰落的家道而弃学从商,离开402教室时,父亲很从容。他曾经跟我说过,离开高中的那一刻,他想过,在将来他要靠自己的双手让孩子上高中、上大学、读研究生。
2005年8月,她收到了来自父亲母校的录取通知书,刚小学毕业的她,不懂什么是教学质量,更多的是离开家的恐惧。经过一个月的思想斗争,她毅然放弃了这个深造的机会,与402室擦肩而过。她,是我的姐姐,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cdnaq.cn
2007年9月,我独自一人拖着行李,循着父亲的足迹来到了这所高中,至此,我才亲眼看到父亲口中所描述的二中。在临时班主任的带领下,我踏入了402教室,一扇朱红色的木门,下面还有一个扇形的小洞,对面是布满飞丝网的木质玻璃窗,隐隐约约还能看到窗外的山上长着的青香树。未来的高中生活,我不敢去多想,也许某天中午,当你正趴在桌子上打呼噜时,一条青色的毛毛虫会爬到你的鼻子上阻止你这粗鲁的行为,无知的人还会傻笑一会;也许某天晚上你在书桌里面放东西时,会发现里面多了一张密密的网,而那蜘蛛侠会向你扑过来又迅速的爬回圆心因为它发现你比他强大得多……没有也许,因为它已经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