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福建高考作文审题之孔见-教育随笔
试卷的保密工作是那样的滴水不漏,而媒体的流播又是如此的无孔不入。6月8日11:30分,语文考试结束的钟声甫一敲响,网络上便在第一时间传出作文题,到了下午,各省市的作文题早已“千树万树梨花开”。于是,就像球王贝利喜欢预言世界杯最后不幸而言不中一样,事先的猜题押题纷纷落了空。作文题公布之后,媒体记者自然不甘寂寞,抓紧在第二时间采访名家学者,可是,那些已练就绝世武功的老僧早已刀枪不入金口难开,他们固然不会像回答“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一类问题那样,说声“不知道”,脸上还有怒色。他们会在“百犬吠声”之后才“一犬吠影”。敢开尊口者几希?甫一开口,即成为“风必摧之”的那棵“秀于林”之木:倘一语中的,人家说你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倘说“左”了嘴,你授人以柄。本人斗胆谈了“孔见”,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此时不必保持沉默。同时,也有抛砖引玉“以此求教于方家”之意。本应在昨日贴出此文,才叫刚出炉,才叫新鲜,推迟至现在(此时,考生正在考场上作最后一科——英语的搏杀),是担心影响考生考试情绪,此乃为师之德。——题记
福建2014作文题:
cdnaq.cn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今年的福建省高考作文题可以“赞”一个。理由有三:一是与前几年相比,审题的难易度适中。想想“四季”这种狗咬天般无从下口的作文题,想想“这也是一种_____”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写作的作文题,再想想“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戈多来了”这样无厘头作文题。你会觉得这道作文题不乏可爱这处。即便与近几年同为新材料的文题相比,10年的“格林童话”、11 年的关于袁隆平的梦想、12年冯骥才的路程和时间、13年顾城的“我仰望着星空”……至少,今年的作文题不会带来审题的尴尬。其次,材料有出处但又有改动,它出自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在谈人生时曾讲到的一句话:“有人看到大峡谷就想到深渊,而我看到峡谷就想到架一座桥跨过去。”这句话的表意太明显,角度单一,让考生一望而知,改动之后,需要“两望”“三望”之后才能知道。“大峡谷”改为“空谷”似乎更具书面语色彩,二者表意方向也不完全相同,“大峡谷”让人想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张家界大峡谷等,气势更加磅礴;而“空谷”一词,即空荡荡的山谷,郦道元《山峡》一文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还有诸如“空谷足音”“空谷幽兰”一类词,更突出隐蔽性。“深渊”改为“悬崖”也更为准确,渊,指深水、水潭,如“万丈深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改为“悬崖”,即陡峭的石壁,与前面的“深谷”,对应得更加准确。而“架一座桥跨过去”改为“栈道桥梁”同样更具书面语色彩。三是这段材料简洁但蕴含的内涵比较丰富,传递的也是正能量。四是这道题的观点具有关系型的特点,需要考生作辩证的思考。
当然,这段材料也并非没有审题难度,材料中的“空谷”“悬崖”“栈道桥梁”都具有隐喻色彩,如果忽视了这一点,或者理解出现偏差,就有可能造成偏离题意的结果。
那么,这段材料应该如何审题呢?
审题的前提是读懂并整体、逻辑地思考材料,就这段材料而言,首先要挖掘“空谷”、“悬崖”、“栈道桥梁”的象征义,这是确保审题正确的前提;其次,懂得抓住并区分“悬崖”和“栈道桥梁”的不同特征,这是确保审题正确的关键;三要懂得“栈道、桥梁”对于“过空谷”的作用,这是审题正确的保证。也就是说,考生既要懂得抓住材料内涵特征,还要运用对比的能力,更要进行前后联系。否则,有些思维较浮浅率尔操觚的同学,只能打打擦边球,只能是“基本切合题意”。审题关一旦失败了,作文的成绩就难有保证。当然,鉴于这段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揣想今年高考评卷应该会“放一马”,但这种带有“法不责众”的“放一马”,只能保证偏离题意的考生作文“没有想像的那么悲摧”。
本人以为,这段材料可以从下边几个角度生发。{来源于cdna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