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aq.cn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作文教学随笔
不知多少日子之前,我还是很期待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因为,总是能在学生的作文中读到意想不到的内容,往往能够得到意外的惊喜,即使读不到优美的语词,也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表达。但这个学期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意害怕起批阅作文来,如果说以前改作文是享受,那么现在批改作文的过程则是极度痛苦的了。
怎样改变现状呢?我在努力尝试着各种方法。
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让作文成为他们表达的需要和冲动。而要想写得好,读书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的了。于是,我从第一次家长会开始,就动员家长给孩子买书,每天语文最后一项作业总是”读二十至三十分钟的课外书。”希望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希望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及知识储备。但经过一个月的试验,发现,让学生读整本书固然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但在表达上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于是,我又鼓励学生利用语文前的两三分钟,将自己最喜欢的精彩片断与同学分享,以此来继续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他们的习作能力的提高做些铺垫。同时,我还在调整策略,那就是暂时鼓励学生读优秀学生作文,让他们在选材、构思等方面得到些暗示,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养习作能力的目的。
其次,为了减轻学生的作文负担,我在课堂上先指导写重点片段,再让学生回去根据自己的作文情况,将内容补充完整,但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写起来还是磕磕碰碰,不尽如人意,但聊胜于无,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有启发的。
最后,便是将他们的作文进行反复的修改。先学生自己改,再同桌互相修改,如果条件允许,也发动家长来帮忙改一改。但发现这个办法并没有什么成效。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本看不出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连基本的错别字都无法辨认,更别提句子的精致了。所以,就开始了开头的一幕,我总是咬着牙一篇篇地看。今天是周一,我只有一节课。其它的所有时间,我什么事也没干,就专门帮助学生修改他们的一篇读后感。其实,在写之前,我对读后感的写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一再强调重点内容应在“感”上。但交上来的作文却又恰恰相反。仔细分析,终于发现,学生不是不想写好,而是他们不会概括,不会抓住主要内容,不会提炼文章的精华之所在。
写好作文,我们还有很长长的路要走啊。而这条路,我们班也将会走得格外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