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课《我的小伙伴》听课反思-教育随笔
11月25日,我们一起认真观摩了郭娟娟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小伙伴》,感觉受益匪浅。
郭老师的课从展示语言积累入手,通过幽默夸张的人物画像,感受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接着,郭老师直奔主题,引导孩子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并指导孩子从习作要求中提取核心信息,即: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郭老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同学入手,寻找自己印象最深刻、特点最鲜明的同学,然后抓住一个大家普遍认为特点鲜明的同学,来交流他的特点,教师同时板书罗列该同学的特点,引导同学交流能体现这些特点的事例。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所选取的事例比较恰当,也有部分同学所选事例不够典型,不能充分表现小伙伴的特点,郭老师及时运用简练的语言进行点评,并指导孩子明白: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在完成方法指导后,郭老师要求孩子根据刚才的指导完成习作卡,当堂展示,及时肯定孩子们成功的地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你选择的事例棒极了!”“你的事例没有讲清来龙去脉,认真修改。”“你选择的事例说明你的伙伴的特点应该是爱开玩笑,而不是爱生气。”......最后,郭老师通过出示例文,指导孩子进一步明确要写好这次作文应注意的问题,即开篇点题,点明小伙伴的特点,通过恰当的事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如果选择一件事,一定要充分展开来写,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如果写两件事,则要注意详略得当;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特点,不要面面俱到,千人一面等。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郭老师的课向我们展示了生动的、实实在在的作文指导过程。
对照郭老师的课,反思我自己的作文指导课,我觉得还有太多的不足。首先,我的作文指导课上的不够系统,流程也不完整,每个过程设计不够精细,策略也缺少方法性和艺术性,指导过程比较粗放。虽然许多问题和方法也注意到了,但缺少细化的指导,导致孩子的作文水平一直徘徊不前,相当一部分孩子一谈到写作文,就感到发愁、紧张、害怕;许多孩子作文选材不恰当,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等。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动笔、乐于写作呢?
cdnaq.cn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前提;
其次,在作文备课上要狠下功夫,加强集体研讨,多向唐主任、郭老师等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请教,使备课有创意;
三、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关注细节,注意方法的指导;
四、指导课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使范例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重视作文讲评和修改。
做到以上几点,并且持之以恒,相信孩子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