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aq.cn上海踩踏事件中的命运思考-随笔作文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的17级台阶,本是迎接新年的通关道,谁曾想,竟成36条生命的奈何桥。灵魂毫无准备地被挤出窒息的肉体,恐怕还未想好去向,此刻,正在凄怨而不甘地回望。阴阳虽相隔,心念仍联通。这几日,活着的人们开始替逝去的游魂申诉凄苦。其实,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当在悲痛之余,活得更明白些,唯此才不愧对生命的牺牲。
我是一个学法律的人,学的是世俗的学问。我不知如何超度亡灵,更不知如何安慰心灵。法律人擅长的是追问责任。可是,这几日看网上各种铺天盖地的追问,我却感到冷酷无情!中国出现意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马上是去列举国外的成功经验。于是,柏林跨年庆祝的有序管理,纽约新年狂欢的有条不紊,等等等等!世人都做得好好的事,而且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何在你中国就要有生命的牺牲!
这样的控诉如果出于逝者亲属的悲愤,当然应该理解同情。可是很多置身事外的观察者,却也发表此类不加思考的言论。这类言论背后有两个预设:第一,世事运转完全受人管控;第二,国外政府皆爱惜生民,唯有中国草菅人命。
在此预设之指引下,对责任的追问正在进行。既然世事完全受人管控,那就一定可以查到元凶,也一定要查到元凶,唯此才能告慰逝者的亡灵,才能抚平生者的悲愤。于是,调查就要穷尽各种可能:从高处撒下的招魂币;疏忽的警察;失职的政府;过多涌入上海和外滩的人;爱凑热闹的自己。大多数人可能会迁怒于城市管理者,少部分人也许会反思自身。无论如何,人们都会认为这是一场本该也能够避免的灾难,你不见国外都在处处上演和谐安宁!
为何有些人总要故意遗忘,甘为愤青!人类踩踏的悲剧,古今中外,一刻未停。踩踏均在大规模人群中发生,而人类偏偏就是爱凑热闹的物种。可悲的是,人类号称万物之灵,却至今无法实现大规模、高密度人群的有序移动。看看天空中成年上万只的椋鸟,再看看海洋中数量更大的沙丁鱼,我们人类如何不汗颜。那些被我们视作低级的物种可以成千上万地瞬间一心,我们自恃清高的人类却必须发明出财产权来互相区隔,亲密关系只能可悲地保持在家庭当中。既不能同心,大规模聚集的人便如互相针对的刺,稍有不慎,便有悲剧发生。
那些赞美德国秩序的人,为何竟忘了四年之前德国杜伊斯堡的“爱的大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