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奇记录

我的个人记录 收藏各种类型作文,方便同学们学习。

除夕,鞭炮响起来-过年的散文随笔-日记作文

除夕,鞭炮响起来-过年的散文随笔

又到一年除夕日。今天半夜与明天零时之间,照例会有震耳欲聋的鞭炮齐鸣。
很不好意思,我们全家都是环保意识很不错的小小读书人,也是十分反对动辄大量燃放烟花炮竹,弄的乌烟瘴气的。可是,真到了新年临近,还是会忍不住悄悄买上一挂小红鞭。然后自我解嘲,“唉,过年嘛,喜庆点也好。”今年妻子去烟花售卖点选购鞭炮,发现没有以前常见的“两千响”的那种了,都已经换成五千响的圆盘“金麒麟精装大地红”。买回来后,妻自我辩解说,要是以后政府规定春节完全禁放烟花炮竹,我们家就第一个遵守吧。
说是五千响的鞭炮,真燃放起来,也就是“哗啦啦”一小会儿。料想在万花齐放、璀璨绚烂的零时夜空,几乎会听不清它的“噼噼啪啪”,顶多只会是那场震撼天庭的“人间狂欢曲”中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小音符而已。但我们也能感觉这“噼里啪啦”声表达了自己对一年劳作的安慰,甚至有点“自私”的传达出对来年更多收获的期待。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就是这么火爆、直接,这好像要比许多宗教信徒们用七跪八拜行礼、唧唧歪歪念经,来表达对虚无缥缈的神灵祈祷来得干脆些。
cdnaq.cn 于是,每年除夕午夜的这场鞭炮狂欢曲,有些“蛮拼”的势头。尤其是许多生意上做的不错的,借震天的鞭炮声以舒缓一年的疲惫,工作上不那么顺心的,用震天的鞭炮声以驱走一年的烦闷。总之,中国人除旧迎新的传统观念,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整、尽情而直接的诠释。新年清晨,各家各户门前都会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红地毯”,那是昨夜/今晨燃放鞭炮烟花残留下的片片的纸屑,空气中氤氲着呛人的火药味儿。这一切或许让人时空穿越,仿佛重回硝烟弥漫的战场呢——谁让如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如此强烈且不加掩饰呢。
童年的记忆虽说像久已发黄的黑白照片,可那里过年的场景其实与现在也大同小异吧。鞭炮是一定会有的,只是没有现在人这么豪放慷慨,动不动就是数百、几千元的鞭炮点着、放着,就为了听个响声玩儿。记忆里燃放鞭炮是在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时候,街道、弄堂里才会有零零星星的鞭炮声响着。偶然也有人家燃放的是大炮仗“嘭——啪!”那声响在矮矮的平房上空很威风的回荡好一阵子。
小孩子大年初一最开心的事,也许就是放炮仗。大炮仗危险,小孩子不能玩。小鞭炮是可以的,但绝无可能像现在那样,将整挂鞭炮平铺在地上“噼里啪啦”一阵子。大人会在除夕买上一小挂红鞭炮,非常公正的根据家里有几个孩子,平均分成几个等分,第二天很是郑重的拿出来给孩子出去玩,免不了还要关照——“小心,别炸着眼睛。”不等大人的话音落地,小孩子们早一溜烟不见了踪影。这一天,孩子们是一年里最幸福的。按我们家乡的规矩,这一天大人是不可以打骂孩子的,无论犯了多大的错。
鞭炮的点放,似乎真的有很大危险。小孩一手拿着纸捻,一手颤颤巍巍拿着小红鞭炮,有时还没点着,就吓的把鞭炮丢地上了。这时一定会有自告奋勇的家伙上前“代劳”,以至于我们家乡传流这么一句话,“呆子买炮,给乖仔放”。意思就是说,自己花了钱,却让别人开心快乐了。也许就因为这句话,许多女孩子哪怕紧闭着眼睛,也要自己尝试着点着鞭炮的。
毕竟一挂鞭炮分成几份没几颗,玩不了多会儿。孩子不甘寂寞,怎么办?聪明的家长就会提前想出办法让他的宝贝伢儿满足。“摔炮”、“链子枪”虽不能算是鞭炮,可同样用的是火药,同样可以发出很厉害的“啪”的一声响啊。我本以为这种玩具现在可能只留在爷爷辈的记忆里,没料到居然有人难忘旧时的快乐。在网络上还有这种用自行车链条、铁丝、皮筋做成的“摔炮”和“链子枪”,价钱还不菲。第一次看到网络上“链子枪”的图片,我还真就有种生命逆转、时空穿越的错觉。
老一辈人都见过,“链子枪”的玩法很简单。一盒洋火(火柴),可以玩很多时候,而且链子枪握在手里威风得很,俨然成了小八路,身后一定跟着许多拉鼻涕的,羡慕着呢。唉,不说了,这都是些发霉掉渣的过时话了。“链子枪”这些春节代替鞭炮的玩具,只是记载了那个贫穷年代孩子们追求快乐的历史。除夕或新年燃放鞭炮的风俗虽受尽诟病,终究因为它与人们千百年来的文化习惯息息相关,一时半刻还难以完全做到“移风易俗”cdnaq.cn,难以完全从我们老百姓的春节文化里剔除。
今年除夕,我家买了一挂五千响的小红鞭。明年呢?明年再说吧。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蜀ICP备2020025696号-1  网站地图 www.cdnaq.cn

本网站内容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