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记中成长-小学生怎样写日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孩子们视野毕竟比较狭窄,他们往往一看到作文题目就难以下笔,不知从何入手。就拿简单的口语交际都说得多数带“土话”。怎样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潜力,怎样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呢?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呢?我认为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一、日记的格式:
按要求写上日记的题目、天气情况、日期等。
二、日记的内容:
有的孩子问:“老师,日记日记,不就是三八两句吗?”其实日记就是把你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最好是真实的,记的内容是广泛有趣的,但应有所选择,记的感受更不能牵强附会,当然也可以运用想象去编,篇幅可长可短。
然而就有孩子每天照抄一小段别人写的作文,草草了事,也没有什么大的提高。有的孩子不知如何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材,天天嚷着让老师规定个题目,渐渐天长日久写得多了,孩子的兴趣也浓厚起来,自然不自然地能从日记中看出孩子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尤其是郭昊的日记,竟然每天用稿纸写,差不多也得写一张,我真看不出这个平时不多言谈的男孩竟然满肚子的话能倾诉在日记本上。一次在给老师的悄悄话中他提出了管理班里几个淘气包的建议,真的使我感到了自己与孩子在日记中不知不觉地在用心交流,共同成长与进步。孩子们写校园里的小事,写“老师我想对你说”,写身边的同学,写班里的趣事,写社会上的见闻,写读书后的感想……写作的素材积累了不少。然而也有偷懒的同学,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督促。当家长会结束后,班里的郭法同学找到了我,说:“我爹让你每天把作业记在纸上,他检查……”我真的对这位家长油然起敬了……
cdnaq.cn三:日记的赏读:
班里的学习委员郭学敏写日记写得很有真情实感,惟独光让老师检查,不愿读给别的同学听,也许认为日记中的所感所想是属于自己小天地的秘密吧。但我还是挑选班里写日记写的好的让同学们共读共享,吸取精华,从中学敏也变得终于能拿出自己的小作品让大伙品读了……
通过写日记,孩子们童稚的心里话,老师富有指导意义的批语,使孩子们渐渐明确了学习和努力的方向,增强了记日记的信心,提高了思想认识,锻炼了文笔,既培养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使师生交流融洽了,共同提高了!让日记成为沟通的桥,cdna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