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经典,拒绝“快餐”文化-教育随笔教师
校园读书节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开展,孩子们到图书室借书的多了,孩子们读书的多了。我还没有分享喜悦却经忧心忡忡了。
原来,孩子们看书缺乏选择,缺乏引导,什么《日本漫画》一身《鸡皮疙瘩》《博士的内裤》《校园漫画》《校园笑话》《马小跳》《笑猫日记》等等。我没有想到我们图书室竟有这类书籍。后来,我和图书管理员祝老师说,这类文化快餐式读物尽量不让学生借阅。因为快餐读书占据了孩子们宝贵的阅读时间,侵蚀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文化快餐”是一种消遣、轻松、通俗的文化,“快餐”相对于正餐而言,它只是一种调剂。因为它浅显,搞笑,通俗,我们的孩子已经就把它当成正餐来吃了,危害自然不小。
记得,小时候我们买了的图文书籍,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名著经典,都是正版的,都是纯文化的,都是经典文化的。这些经典的书籍不仅充实了我们儿时的生活,也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启蒙,伴随我们的成长,提高了我们的个人素养。而今,伴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兴起的同时,渐渐地,快餐式书籍代替了经典书籍,更多的人选择快餐,包括很多家长给孩子们买的更多是这样的。很明显,“快餐文化”到来了,它的直观性、形象性和通俗易懂,使阅读变得简便和快捷,然而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危害正在蔓延,负面影响是加剧了阅读的表面化,培养了一批表层化的读者,使快餐文化走向泛滥和无度,必定造成孩子的精神生活的亚健康。孩子不再那样细心品位书籍的内涵、韵味,不再愿意深入地去读文章,久而久之,一篇好的文章不再如过去一般能够教诲人们,孩子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心也会越来越自私自利,而今的独身子女又多,快餐文化也造就了这些孩子也变得越发没有修养,不懂得修养,并且自私顽固。有些家长本身素养就不高,不仅常带孩子去吃快餐,造成孩子身体的亚健康,而且还经常给孩子读快餐书籍,看偶像剧,造就了这些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的不完善,以及孩子毫无修养,为所欲为。“快餐文化”对孩子们所造成的后遗症,不容忽视啊!
校园读书节,好书推荐会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本周星期一,经过一个星期的发动、筹备,学生不仅捧起了一本本有文学涵养、精神滋养的书,也完成了书面作业《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的文章,更有积极者,做成了PPT灯片。利用班级电子白板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夏晨曦制作了精美的图片,全面给大家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纯文学作品。孟真吉给大家推荐英国作家达雷尔的好书《追逐阳光之岛》一书,详细介绍了书籍精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获得的知识等。还有覃勉、陶佳怡介绍《昆虫记》,刘鹏飞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杨路铭介绍《外家家的苹果树》等等。整整一节课,学生被一本本经典感染者,燃气了阅读经典的欲望,知道拒绝一些快餐式文化书籍了。北大教授谢冕说:“今天是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匆忙、快速的消费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大批浅薄、没有耐心的读者,完全没有耐心读经典。”
阅读经典,为孩子们大脑充值! 咀嚼经典,拒绝“快餐”文化!
cdnaq.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