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心情随笔
“知足常乐”这个词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在我的理解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一种“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不为外物所累,怡然自得的处世方式。人之于世,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若能做到知足常乐,真可谓难能可贵了。
cdnaq.cn关于知足,《道德经》有云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所以,只有懂得到了什么程度应该满足了,那才是长久的满足。提到“知足常乐”,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老子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可取。因为貌似我们永不止步,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才有可能取得进步。其实不然。老子说的知足在某种程度上与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相近,它强调摒除过分地欲望,终止过度的行为,养成清心寡欲的生活习惯。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设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并没有错,但凡事都得有个限度,否则就是欲壑难填,自取灭亡。正如司马迁在《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中谈道“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意指对自己的欲望不加以遏止,就会连原来的欲望都失去,如果拥有了仍不知足,最终会失去一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就不乏少有。当初坚忍不拔,甘愿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在追随刘邦征战沙场并功成名就后却不知足,幻想取得更高的地位,以致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反观张良就显得聪明多了。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辅助刘邦成就大业后便功成身退,终能安度余生。欲望也是人最大的弱点,当一个的欲望被发现,也就等于把自己弱点暴露给别人,若是无法克制这种欲望,任其发展,最终将任人摆布,成为欲望的俘虏和奴隶。贪官就是因为最初一个小小的贪念逐渐发展成巨贪,最终落得个人人唾弃的下场。佛家有云“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也正是这个道理。“水满则盈,月满则亏”的道理是人人都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