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是兴国之根本。去了解一个国家,以及预测一个国家的未来,只要去看他们的教育便可有所定断。当然教育有很都途径和方式,在经济发展,教育体制不断成熟的今天,我们侧重于学校的教育。而作为一名师范类的学生,想要在教育事业上有所贡献,那我们必须从学习和思考师德开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里的这句话已远远不能概括一个老师的职能了。固然“传道授业”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任务。但在当今社会,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我认为首先要敬岗爱业,兴趣是一切的主导,也是入门和发展的动力。要遵纪守法,依法执教。在一个法制社会下,无论进入哪个行业,都要遵守宪法和自己行业的道德法规。其次,是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老师需要与形形色色的孩子以及家长和同时打交道,只有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才能让你更好的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和家长更好的接受你。最后,是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两种师德。第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丰富和完善各方面的只是素养,广泛的吸取知识的营养。因为这是教人育人的前提。第二是良好教学态度和方式。有了知识,如何把这些有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影响。这才是对于一个老师和学生最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喜爱教书。这是最基本的。有句口号说得好: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搞好每一项维修,做好每一次巡检,填好每一张记录,算准每一个数据,写好每一篇文稿。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这点从我们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陶行知先生一生跌宕起伏,时而顺利,时而跌入谷底。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了一所幼儿园。1930年,他被迫流亡日本。一年后,他成功回国,并且继续他的教育生涯。他是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这一切的,我并不清楚,但我想,他一定想为国家做些什么。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去世。他一心投身于当时的革命,宣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及小先生制,使国家民众素质发生了重大提升。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创办了行知实验中学,行知路等。试问,如果不是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陶行知先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还能如此的坚持自己的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努力办学的精神和决心吗?如果不是先生敬岗爱业,今天的人们还会记得他吗?可见,敬岗爱业的从事教育事业的最初动力。
cdnaq.cn
人际交往,是人们为了互相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运用语言、行为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