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奇记录

我的个人记录 收藏各种类型作文,方便同学们学习。

如何让孩子爱上日记 轻松习作-日记作文

如何让孩子爱上日记 轻松习作

尊敬的领导、各位家长朋友们:
cdnaq.cn 上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孩子语文学习方面的诸多困惑。升入三年级后,多数家长觉得自己没有一二年级那么轻松了,为什么?因为要辅导孩子写日记,晚上孩子放学回家后,有的妈妈会首先问孩子作业有日记吗?一听到有,立马就犯愁了,仿佛写作业的是我们家长自己一样。对于孩子们也是,一提到作文就谈虎色变,害怕写,拒绝写,不想写,没有信心写,令写作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如何解决这一现状,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于是我把今天的讲座主题确立为了“让孩子爱上日记 轻松习作”。希望接下来的分享能为大家指点迷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接下来,我将会从四方面来进行逐一阐述:
一、明确意义,关注日记习作
1、著名学者黄光硕曾说:“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过关,作文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可见,写作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再看每次语文测试卷,习作25分,再加上口语交际(相当于小作文)的5分,合起来30分,占总分的将近1/3。所以,不管是为了提升孩子的语文功底,还是为了应试,习作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小学阶段,我们每学期教材通常会安排8次大习作,仅仅靠写好这8篇文章来提高孩子们的习作能力,有点痴人做梦,所以关注平时的练笔,坚持写日记是必不可少的。
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我就鼓励我们班的孩子们天天坚持写日记,一直坚持到现在,从未间断。这是一个孩子上学期的日记本目录,共写了70余篇文章,了不得呀!再看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把习作当成一种习惯,把修改当成一种习惯。不只是这个孩子,班里每个孩子的日记本上都写着这句名言,我想让他们把写作当成一种信念,“作家都是写出来的。”这也是我常告诉孩子们的话。
那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也想让孩子写日记,可他不乐意写,不会写怎么办?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二、整理困惑,寻求解决策略
为了让本次讲座更加贴近实际,真正帮到大家。上周,我做了大量调查工作,让我们班的家长纷纷畅所欲言,在班级群里列举孩子在每天写日记时遇到的困难。后来,我进行了梳理、归纳、整理,主要困惑有以下两点:
1、无素材:选材雷同,缺乏个性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习作的素材。
三年级上学期,我提议孩子们天天写日记,没有固定内容时便让他们自由表达,一开始他们很兴奋,可以无拘无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后来就困难了,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才好。
为了拓宽写作素材,我陪他们一起写,我会把自己每天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所想都记录下来,每天读给他们听。开学第一篇日记我便写了语文课上一个孩子的表现,题目是《徐啸乾的口误》,听我读完以后,同学们忍俊不禁,豁然开朗,原来平凡的小事都可以记录在笔下呀。
春天到了,我带孩子们去参观校园,观赏美景的同时,他们写下了《春到校园》的文章;为了装点教室,孩子们纷纷带来了鲜艳的花卉,于是,那晚的自由日记,多数孩子写下了《窗台上的花》;不小心把教室的花打碎了,惭愧的孩子写下了《花碎了之后》的忏悔等等。看看这个孩子上学期的自由日记都有什么,(出示目录——自由日记题目)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正在用发现的眼睛寻找写的素材。
如果说自由日记的练笔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发现的眼睛,善于积累生活素材的话,那为什么一到了写作文,孩子们又会误入选材雷同的歧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单元作文布置下去时,我们的家长们习惯了让孩子们先找作文书上类似的范文让孩子们去读,然后要么让孩子仿写改编,要么照抄,于是出现了选材雷同,缺乏个性的现象。比如,第四单元习作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蜀ICP备2020025696号-1  网站地图 www.cdnaq.cn

本网站内容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