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尴尬与情结
文/孤独求剑
时代的发展很快,高科技以空前的力量冲击着传统、冲击着文化、冲击着许多习惯以及固有的模式。
在这种冲击中,文字也接受着冲击带来的尴尬。为什么说尴尬呢?原因多多,供人们精神玩味的视听食粮日渐增多,甚至有些应接不暇。网络、电视、电影、手机......它们带来的信息更直接、更具体、更鲜活、更生动。人们不但可以随时接触收听收看到那些精彩富足的信息,还可以借助录音、照相、摄像等记录下许多精彩瞬间,让他们成为随时可以唤出的永久。相形之下,文字就显得很无奈了,一个简单的场景,一件简单的事情,总要花去许多文字进行梳理,费上许多心思,还往往词不达意,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事情常有之。表达者如此,接受者更是如此,看图像、看影视、看照片是那么直接和简单,不用思考,以最简单、最直接、最省时的方式就可以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而面对文字,不仅仅要一字字、一行行去认读,还要开启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向自己的大脑做信息译制,多费神。
cdnaq.cn
所以,文字的尴尬有为文者周折费神的尴尬,也有读文者没有没有时间、没有耐心去进入、去消化的尴尬。所以,有人戏称,现在,为文的人比读文的人多,作者比读者多。既是一种戏言,也是似若尴尬现状。
但在这种尴尬之外,文字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独到,也足以成为我的情结的东西。这里指的就是那些图影、声像以外的东西。那些影视图像没法追忆的东西。我谓之我对文字的情结吧。对文字,至少应该有两种功能让我独钟以至于成为难以割舍的情结。其一:说心。那些抽线的思维,不全是能够用影像来展示和复制的,所以,来自心底的,抽象的思维,一些真情实感,用文字定格,既归纳了,又留下了,是很值得尊重和记忆的。不论科技如何发展,即便能拍摄出高清的大脑及内脏的影片,但是,总难以把心理活动复制成视听资料。其二,一些经过的,错过的,没有物化定格的一些东西,倒是文字可以找回来,这时候,拙劣的文字可以帮助复制和复原。譬如,有些人说我最近怎么多怀旧,其实,也许就是出于这种情结,没有几张记忆趣味的图片,更没有影像,这样,用自己的拙劣文字,给自己定格一点经历。
说什么呢,显得很乱。要说的其实两句话:一句是文字很尴尬,所以写者和读之者都很尴尬很无奈,写的没有多少精彩奉献,读者没有多少静心支付。另一句是我虽然倍感尴尬,但是,我还是有一点对文字拙劣的的情结,承蒙大家对我这些拙劣的厚爱,并且不惜浪费珍贵的时间和难得的静心,我倍感感激,大家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种动力和鞭策,如果有足够多的脚印就会变成一条路的。为这样一个富有情理的由头,我想我的情结是值得浇灌和呵护的。
为了哪怕一点点的认同,情结就不会被尴尬湮没。我也一样期待朋友们能用尴尬的文字给我们奉上一些情结的大餐!